《茶花女》 比起喜剧的圆满完美悲剧的缺憾似乎更能打动人心

9393体育在线登录-网址下载

一位是游走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交际花,一位是来自正统家庭的年轻作家,两人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及世俗礼教,坠入了爱河。原以为从此可以白头偕老,无奈在作家父亲的秘密干涉下,作家误以为茶花女是一个嗜钱如命、用情不专的女子。这个误解,造成了两人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。

这就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朱塞佩·威尔第(Giuseppe Verdi)作曲的三幕歌剧《茶花女》中的剧情。而这部剧本的由来,还得从法国作家小仲马(全名:亚历山大·仲马 Alexandre Dumas)说起。

小仲马是法国作家大仲马任奥尔良公爵秘书处的文书抄写员时,与一名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,因与其父重名而被称为小仲马。当年,大仲马成名后混迹于上流社会,将他们母子抛弃,直到小仲马七岁时,大仲马才终于良心发现,从法律上承认了这个儿子。

七岁的小仲马被送进寄宿学校,那段寄宿生活的回忆对他来说非常可怕。他的最后一本小说《克莱芒索事件》中提到了他和母亲分手时心中的痛苦,以及在寄宿学校中同学们对他这个私生子的歧视和虐待。正是在这段时期,这个年轻人的性格逐渐形成——记恨、冷漠、怀疑、厌恶。

1842年,小仲马遇见玛丽·杜普莱西(即《茶花女》中玛格丽特的原型),对她一见钟情,但是小仲马对于玛丽不肯退出上流声妓事业表示愤怒,写了绝交书。1847年,玛丽病逝于巴黎。小仲马悲痛万分,将这段故事写成小说《茶花女》,从此一举成名。

小仲马的小说出版时,威尔第刚好住在巴黎,他就是在这时熟悉了这位“茶花夫人”的。当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时,他的内心发出连连呼唤,期望从《弄臣》和《游吟诗人》的抑郁情绪中得到解脱。后来,威尔第去观看了戏剧《茶花女》的首次公演,终于不再犹豫,立即邀请好友修改剧本,并在短短6周时间里完成谱曲,改编为歌剧。

很显然,《茶花女》讲述的就是个爱情悲剧。在威尔第20多部优秀歌剧作品中,大部分是以悲剧收场。虽然人们更希望的是一种团圆之美,但悲剧似乎更容易叩响心门,引发共鸣。

区别于以往那些取材于圣经故事、神话传奇、历史事件等等的作品,《茶花女》则是首次以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为主人公,搬上舞台,这属于革命性的创举,也符合当时欧洲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,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。

威尔第善于用音乐渲染人物的形象以辅助剧情的发展,他的音乐中透露出一种人性之光。歌剧《茶花女》中,从主角到配角,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。作品中还充分运用了重唱和合唱的手法,使得人物的性格以及内心世界的情感更加的入木三分。

今天,来和大家分享的是歌剧前两幕中的三首经典曲目,分别是:《饮酒歌》(Libiamo)、《我年轻狂热的梦》(De miei bollenti spiriti),以及《普罗旺斯的陆地与海洋》(DiProvenza il mar)。

第一幕中的《饮酒歌》是整部剧最著名的唱段之一,地点是在茶花女维奥莱塔家的大厅。华灯初上,久病初愈的巴黎名交际花维奥莱塔在家中举办宴会,邀请了形形的贵宾前来饮酒作乐。就在这场宴会中,维奥莱塔和男主阿尔弗莱德初次相见。在来宾卡斯东子爵的要求和维奥莱塔的首肯下,阿尔弗莱德即兴演唱了这首助兴的《饮酒歌》。

“让我们高举起欢乐的酒杯,杯中的美酒使人心醉,这样欢乐的时刻虽然很美好,但真实的爱情更宝贵!”这段歌声是阿尔弗莱德在向维奥莱塔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,维奥莱塔也心领神会地用同一曲调回应到:“在他的歌声里充满了真情,他使我深深地感动……”这是剧中男女主角第一次正面交流,也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做了铺垫。

到了第二幕,维奥莱塔和阿尔弗莱德的爱情发展迅速,不久,维奥莱塔便实践了她的诺言,放弃巴黎纸醉金迷的生活,和阿尔弗莱德来到风光明媚的乡间筑起爱巢。阿尔弗莱德因得到维奥莱塔的爱而感到非常高兴,在轻快的前奏引导下,唱起了咏叹调《我年轻狂热的梦》。

剧情发展到这里,出现了推动悲剧发展的重要人物——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.阿芒,由于他的干预,彻底毁掉了儿子和茶花女之间真挚的爱情。

乔治.阿芒偷偷去见了维奥莱塔,以有辱家风为名,要求维奥莱塔永远地离开阿尔弗莱德,在他的百般请求下,维奥莱塔尽管已伤心欲绝,最终还是点头让步。维奥莱塔写下告别信离开,阿尔弗莱德得知后哭倒在父亲怀中,乔治劝告儿子放下这段感情,唱起了咏叹调《普罗旺斯的陆地与海洋》。

虽然乔治在剧中就像个“反面人物”,但是,从这首咏叹调中,我们却可以听出一个父亲对儿子真诚的爱和苦口婆心的劝导,歌词情真意切,颇能打动人心。

在第三幕开场不久,医生摇头叹息离开维奥莱塔的时候,预示着这朵曾经无比娇艳芬芳的鲜花最终的结局。此时,死亡对维奥莱塔来说没什么可怕了,她有的只是满腔的无奈、失落与绝望,唯有心爱的人才能给她一丝宽慰。虽然最后两人误会解开,维奥莱塔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。

茶花女的这一生可谓是饱经磨砺,虽然人们诟病于她的身份,但她为了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,又使人对她刮目相看。另一方面,也反映出恋爱婚嫁中对门第、金钱、名誉、地位的追求,使不少有情人最终难成眷属。

不同于传统歌剧的厚重感,巴黎北方剧院版《茶花女》布景道具轻盈飘逸,5名歌者与8名乐手的极简编制在导演的精心安排下显得丰盈饱满。

在这场魔幻的音乐盛会中,观众将走进女主人公薇奥列塔的内心世界,近距离看她如何在宾客的觥筹交错间纵情忘我,最终走向飞蛾扑火的结局。

整部作品,戏剧与歌剧融为一体,说线名演员们在歌唱、对白及器乐演奏中加入恰到好处的戏剧表现力,2个小时的表演流畅唯美。

这部音乐戏剧营造了一台融合了戏剧与歌剧、独白与歌唱的富于变幻的庆典,它模糊了演奏家与歌手的差别,在其中,夏尔·波德莱尔与克里斯多夫·塔尔克斯相邻而坐,也展现了巴黎在工业全面繁荣发展时期的魅影是如何歌唱与灭亡的。

Related Posts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